用户名:
密    码:
验证码:   
首页 > 市场新闻

291家企业为什么撤单IPO?

来源:禾木资产管理   时间:2013-12-25   浏览数:733
 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圈钱者天堂的时代已经过去,这一方面固然是管理层加强了监管的结果,另一方面也是前几年IPO疯狂圈钱所导致的恶果,这个在政府推动之下被拔苗助长的市场,不仅投资者需要的投资机制被破坏,其实企业所依赖的融资机制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。这也许是好事,它将倒逼着A股市场返璞归真。当然,投资者已经为此付出了太惨重的代价,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。

 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了截至1219日的IPO企业名单。与前次公布的名单相比较,又有上海和广东两家企业退出了IPO申报队伍,这样,今年已经有291家拟上市企业递交了终止审查的申请,止步于IPO之旅。一年里有近300家企业撤单IPO,这个数字已远超历年,也是去年同期全年终止企业数67家的4倍多。 

  这些企业为什么撤单IPO?无法一一统计。但细细排比,无非是这样两个原因,一是企业因为经营方向的改变,上市计划延后,或者经营业绩发生下降,已经不符合上市条件,因此只能主动退出,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IPO暂停期间,迫于证监会发起的财务核查的压力而被动退出。但除此之外也不能排除随着市场的冷却,企业已经对IPO丧失了兴趣。

  IPO重启的日期已经由证监会公开宣布,现在已经进入倒计时。对于IPO重启后A股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,投资者现在的目光只聚焦于二级市场,担心重启后的IPO再度造成市场的失血,行情下挫,因此自从证监会作出宣布后,市场行情很快再度陷入低迷。投资者的这种担心自是有其道理的,但其实,那些已经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展开IPO的企业也在担心,重启一旦成为现实,它们还能够像以往一些企业一样,利用IPO这个通道将圈钱搞得风生水起吗? 

  一个不必讳言的事实是,中国企业之所以对IPO抱有浓厚的兴趣,甚至不惜造假也要挤入这个队伍,看中的就是市场给它们提供的一本万利的圈钱机会。更为重要的是,与国际市场的IPO不一样的是,中国企业在A股市场上圈钱,得到了政府的政策倾斜,这更使它们的圈钱有恃无恐。其实,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,IPO固然可以让企业得到募股资金,但对企业带来的压力也是很大的,比如,一个企业一旦上市,就必须将企业的情况彻底向社会公开,企业再也没有商业秘密可言,这一特点对于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,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负面因素。但是,在“中国式”的IPO中,企业却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,因为它们完全可以将该隐瞒的事情隐瞒下来,信息的披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。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之下,中国的企业才会如过江之鲫一般挤进IPO队伍,以至在A股市场上制造了一个可怕的“堰塞湖”。 

  但是,在这一年IPO暂停期间,情况正在渐渐起变化。一方面,证监会发起了财务大检查,一些在IPO申报材料中造假的企业,即使还没有进行IPO,也受到了严肃的处理,对于这些企业来说,它们受到的损失已经不是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,而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这远远超出了这些造假者的预期,同时也在申报企业中产生了震慑作用,为数不少的企业正是因此退出了IPO。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,尽管这一年来IPO处于暂停期间,但证监会终于改变了过去在制度设计上偏向于融资企业的作风,对IPO企业的审核虽然有所放松,但对它们在发行定价以及信息披露完整性、准确性的要求等方面比起以前来严格了许多。在这同时,由于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冷却状态,这些企业即使获准上市,也已经很难像以往一些企业一样收获巨量募股资金。这样一来,企业对IPO的兴趣必然会减退,有些企业为了IPO而一路大把撒钱,很可能募集到的资金还不够这个高昂的成本呢。 

  就像一些贪官所宣扬的“当官不捞钱,请我也不来”一样的道理,一个企业投入IPO,当然更应该考虑性价比。成本低而收获大,企业就会打破头抢入IPO的跑道,成本高而收获低,就会掉转头去。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圈钱者天堂的时代已经过去,这一方面固然是管理层加强了监管的结果,另一方面也是前几年IPO疯狂圈钱所导致的恶果,这个在政府推动之下被拔苗助长的市场,不仅投资者需要的投资机制被破坏,其实企业所依赖的融资机制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。这也许是好事,它将倒逼着A股市场返璞归真。当然,投资者已经为此付出了太惨重的代价,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。
来源:东方财富网  2013年12月25日

深圳禾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地址:深圳市深南大道6033号金运世纪大厦4楼C室     电话:0755-33359223            传真:0755-33359215